Archives: Article

压伤的骨头

华语

粤语

求祢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,使祢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。—诗篇51篇8节

多年前,我在学校的足球队中担任守门员,其中的乐趣非笔墨所能形容,但却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。直到现在,我还在为此付代价。担任守门员意味着你必须不断地飞身救球,才能阻止对手得分,因此我经常受伤。在某个球季中,我的伤势严重,不但断了一条腿、还有几根肋骨断裂、肩胛骨脱落,而且还脑震荡!直到现在,特别在天气较冷时,这些疼痛就会随之而来,一再提醒我身上有受伤的骨头。

大卫身上也有受伤的骨头,而他也常被提醒,不过,这是灵性而非肉体上的受伤。在大卫陷入道德败坏,与拔示巴有染且谋害了她的丈夫之后,上帝对他严加管教。但大卫悔改归向上帝,并祷告说:“求祢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,使祢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。”(诗篇51篇8节)

对大卫来说,上帝的惩戒就像要把他压碎了一样,以致他觉得连自己的骨头都断了。但他相信慈爱的上帝能医治他的破碎,让他的喜乐重新燃起。在我们失败、犯罪之时,别忘了上帝仍爱我们,因此祂会来寻找、重建我们,以祂慈爱来管教我们,这是何等的安慰啊!

天父,开我眼睛使我看见自己的过失,
开我心门使我接受祢训诲,
开启我心使我接受祢慈爱的旨意。
当我跌倒,求祢扶持,在祢里面重拾喜乐。
上帝管教的手,乃是祂那慈爱的手。

作者: 柯贝尔 | 其他作者

灵命再思

上帝对我们的爱是一种全备的爱,而不是溺爱。祂施加管教的目的也是为了要我们得益处,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。圣经说:“因为主所爱的,祂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”(希伯来书12章6节)。先知何西亚呼吁那些背道离弃主的以色列民回归上帝时,也说明上帝的管教与责罚会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医治与复兴。他说:“来吧,我们归向耶和华!祂撕裂我,也必医治;祂打伤我们,也必缠裹。过两天他必使我们苏醒,第三天祂必使我们兴起,我们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”(何西阿书6章1-2节)。

成为基督徒是一件蒙福的事,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上帝的手中,相信所经历的一切皆有祂的美意。大卫犯罪后面对主的刑罚也是这样。他说:“我甚为难!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,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。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”(撒母耳记下24章14节)。当我们知道上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祂丰盛的慈爱,我们就可以欣然向主认罪,并接受上帝所作的一切安排。

阅读计划“悔改的心”
上一篇:发自内心 下一篇:回转
1|2|3|4|5|6|7

发自内心

华语

粤语

你们要撕裂心肠,不撕裂衣服,归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;因为祂有恩典,有怜悯。-约珥书2章13节

在许多文化中,人们会以大声哭泣、哀嚎、撕裂衣裳来宣泄个人痛楚或面对重大国难。旧约时代,以色列百姓也以类似的行为,来表达他们对于远离上帝的哀伤和悔改。

悔改的外在表现若是发自内心,可以令人感到震撼,但若没有从内心诚恳地回应上帝,即使是在基督徒当中,也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而已。

当犹大境地遭蝗虫吞噬,上帝透过先知约珥呼吁百姓虔诚地悔改,以免受到上帝更多的审判。“耶和华说:‘虽然如此,你们应当禁食、哭泣、悲哀,一心归向我。’”(约珥书2章12节)

接着,约珥呼吁百姓由内心深处回应:“你们要撕裂心肠,不撕裂衣服,归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;因为祂有恩典,有怜悯,不轻易发怒,有丰盛的慈爱,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”(13节)。真正的悔改,需要发自内心。

上帝渴望我们向祂认罪以获得祂的赦免,使我们可以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地爱祂并服事祂。

不管你今天需要对上帝说什么,发自内心地说吧!

主,求祢给我一颗悔改的心,
好让我用祢的眼光看待自己。求祢赐给我恩典,
使我能够回应祢期望我改变的慈声呼唤。
上帝要听你的心声。

作者: 麦大卫 | 其他作者

灵命再思

大卫犯罪之后,他在忏悔的诗篇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体会。“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;上帝啊,忧伤痛悔的心,祢必不轻看”(诗篇51篇17节)。悔改!故名思义有悔不当初及改正其过的意思。真正的悔改是带有强烈的一种情感意识,这意识驱使我们愿意为过去所犯又挽回不了的过错负上责任。

这种发自内心的痛悔是上帝所珍惜的,也是使我们能从新靠主得力的契机。因为在真诚的痛悔中,上帝把我们本来要为罪所负上的责任都交在祂的手上。以致每一个悔罪的人都能经历从哀伤变喜乐,由被罪恶捆绑到释放的重生之旅,一个又一个悔改重生得救的经历也成为了其他人得力的泉源。“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,如同云彩围着我们,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,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,存心忍耐,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,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”(希伯来书12章1-2节)。

阅读计划“悔改的心”
上一篇:看见自己 下一篇:压伤的骨头
1|2|3|4|5|6|7

看见自己

华语

粤语

人应当自己省察。-哥林多前书11章28节

在还没有镜子或铜镜的年代,人们除了从水面的倒影之外,难得看清楚自己的模样,而镜子的发明带来了极大的改变。随着相机的发明,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外表的打扮。现代人不但可以用手机的照相功能,随时看见自己,更能在任何时刻为自己留下永久的影像。这样的演进对于制作相簿,或收集家庭照片,的确相当便利,但却可能妨碍我们的灵命成长。当我们盯着手机萤幕而顾影弄姿,就容易将心思花费于外表的打扮,因而忽视自我的内在检视。

自我省察对于灵命成长是至关重要的。上帝要我们时时检视自己,才能避免犯罪而承受罪的后果。所以,圣经说我们应当自己省察,然后才吃主的饼、喝主的杯(哥林多前书11章28节) 。在这里,自我省察的目的是要确定自己是否得罪上帝,是否得罪人。主的圣餐是要我们纪念基督的身体为我们而舍,如果不能与其他信徒和谐共处,就无法真正地领会圣餐的意义。

看清自己的罪与承认过错,能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,并与上帝维持良好的关系。

亲爱的主,求祢帮助我看重内心的自我反省,
胜过外在的千姿百态,
求祢透过圣灵的大能来改变我。
以圣经为镜,可以更清楚地检视自己。

作者: 林茱莉 | 其他作者

灵命再思

一个人最危险的状况就是自己身处危机四伏的困境而不自知。中国有名的贤君李世民曾说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我们都不可能单靠自己,而是需要一些外在的人与物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处境和需要。

身为基督徒,我们有上帝话语作为我们的生命指南,并可以在圣灵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的属灵光景,以及属灵生命上的种种需要。使徒保罗说:“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,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,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”(提摩太后书3章16-17节)。只有在上帝话语的光照下,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属灵生命,一步一步地追求成圣的生命。

阅读计划“悔改的心”
上一篇:必会显露 下一篇:发自内心
1|2|3|4|5|6|7

必会显露

华语

粤语

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,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。—诗篇32篇3节

一位牧师在当地的报纸讲了这则关于自己的故事。有一次他跟一位刚认识的老先生闲聊,牧师说:“听说,你曾在一家电力公司做事。”他也说出那家公司的名字。老先生回答道:“是啊!”牧师也提到在他小时候,那家公司的电缆越过他父母的土地。老先生问了牧师的住处,当牧师告诉他地点后,老先生说:“我记得那块地,我很难将电缆警告标示牌竖立起来,因为孩子们老是把它射倒。”牧师开始面露尴尬表情,老先生接着问:“你是其中一个射击者,对吗?”答案是肯定的。

那位牧师替他的忏悔故事下了这个标题:“必会显露”,他巧妙地引用了摩西在民数记32章23节所提到的,罪必会显露。

过去我们所犯下的错误总会显露,而没有处理的旧罪则会导致严重后果。正如大卫在诗篇32篇的哀叹道:“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,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。”但是,认罪悔改就能恢复我们与上帝的关系:“我向祢陈明我的罪,……祢就赦免我的罪恶”(5节)。透过忏悔认罪,我们就可以得着上帝的赦免。

亲爱的主,我要向祢坦诚我的罪,
我把______存在心里已久。
谢谢祢用祢的宝血遮盖我的罪,
请修复我和祢的关系。
上帝已涂抹我们的过犯,使我们从罪中被释放。

作者: 白德夫 | 其他作者

灵命再思

耶稣说:“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;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”(路加福音12章2节)。我们所犯的过错终有一天会被揭发出来,除了因为我们的主是全知全能外,我们行事时也可能会不自觉留下破绽。一句谎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谎话来掩盖,而一连串的谎话之后会出现许多漏洞,以致最终所有谎言都被揭穿。

然而,上帝爱我们每一个人,祂显露我们的罪是为了我们的好处。我们若能认罪悔改,就可以靠主的拯救脱离罪恶的深渊。“如今,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。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,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,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”(罗马书8章1-2节)。

阅读计划“悔改的心”
上一篇:犯错 下一篇:看见自己
1|2|3|4|5|6|7

犯错

华语

粤语

他们就给了我,我把金环扔在火中,这牛犊便出来了。-出埃及记32章24节

当一位总裁谈到他的公司卷入非法活动时,他懊恼地说:“犯错了!”他看起来很后悔,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。

有些错误只是单纯的“过错”,如:开车走错路了、不小心将晚餐烧焦、要开支票时才发现支票簿已用完了。但有些错误则是蓄意犯下的偏差行为,上帝称之为罪。当上帝询问亚当和夏娃,为什么不听从祂的吩咐?他们两人立刻互相推卸责任、怪罪他人(创世记3章8-13节) 。当百姓在旷野中铸造并敬拜金牛犊时,亚伦也不肯为此担负起个人的责任。亚伦向摩西解释说:“他们就给了我,我把金环扔在火中,这牛犊便出来了。”(出埃及记32章24节)

他还不如低声地说:“我犯错了!”

有时,怪罪他人会比承认自己的过失更加容易。同样地,我们也不应该将所犯的罪视为单纯的“过错”,而不肯承认自己犯了罪。

但当我们肯负起责任,承认我们的罪并悔改时,上帝“是信实的,是公义的,必要赦免我们的罪,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”(约翰一书1章9节) 。上帝赐下赦免,让祂的儿女可以回转归向祂。

要得上帝的赦免,需先承认我们的罪。

作者: 凯辛蒂 | 其他作者

灵命再思

死不悔改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。有一种是将“对不起”常常挂在嘴边,有错必认。但是你会发现他认错之后并没有认真检讨、纠正过往错误的行为。另外有一种就是完全不会认错。他们总是会说出一个冠冕堂皇的藉口,将犯错的责任推卸给别人。结果他们同样没有从错误中学习成长。

抱持这两种态度的人会继续沉沦在过犯罪恶之中。其实人总有犯错的时候,不论那些过错是有意或是无意。认罪、悔改是我们重新与上帝和好的第一步。“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,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”(诗篇32篇3节)。

阅读计划“悔改的心”
下一篇:必会显露
1|2|3|4|5|6|7

著名的微笑

义人的盼望必得喜乐。-箴言10章28节

我和妻子参观了巴黎的罗浮宫之后,我拨电话给11岁的孙女爱蒂。当我告诉她我们看了达文西最有名的画作《蒙娜丽莎》时,她问我:“她在微笑吗?”

这不正是一直以来世人对这幅画最大的疑问吗?达文西于600多年前画下这幅油画,至今我们还是不知道,画中的女主角到底是不是在微笑?虽然我们欣赏这幅画朦胧的美,但始终无法确定她脸上的表情。

这幅画吸引人之处或许就是“微笑”。但是,微笑很重要吗?圣经是否也提到微笑呢?事实上,“微笑”在中文圣经里不曾出现,圣经也没有教导我们要微笑。但圣经却教导我们一种可以带来微笑的态度,那就是喜乐。这个词在圣经中出现了127次,如大卫说:“凡投靠祢的,愿他们喜乐,时常欢呼,因为祢护庇他们”(诗篇5篇11节);“祢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,将我的麻衣脱去,给我披上喜乐”(30篇11节);“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;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”(34篇2节);“求祢叫我遵行你的命令,因为这是我所喜乐的”(119篇35节)。

显然地,上帝为我们成就的一切事足以令我们喜乐,也让我们的脸上带着微笑。

亲爱的上帝,祢是良善的天父,祢使我们微笑。
祢所赐的喜乐远胜过这世上的快乐。
求祢让我们藉着微笑,使人看见祢所赐的喜乐。
心中有盼望,脸上就有笑容。

作者: 白德夫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除了诗篇,新约圣经也多次使用“喜乐”一词。保罗在他的书信中,经常谈到他的喜乐和我们可以品尝的喜乐。腓立比书只有四章,但使徒保罗向腓立比教会的信徒多次提及喜乐和欢喜。保罗告诉他们说,他欢欢喜喜地为他们祷告(1章4节);他们在灵性上长进的喜乐(1章25节);呼吁他们藉着合一带给他喜乐(2章2节);将他在传福音遇到的艰难视为喜乐,并与他们分享这份喜乐(2章17节);要他们也与保罗一同喜乐(2章18节);保罗打发人帮助他们在基督里有所成长,要他们欢欢喜喜地接待这些同工(2章29节),保罗还说腓立比信徒是他的“喜乐”和“冠冕”(4章1节)。

需要留意的是,这些反复强调的喜乐,乃是在于我们与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。你与上帝、与人的关系,是否成为你喜乐的泉源?

上一篇:喜乐欢唱
回主页

喜乐欢唱

我正在两难之间,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,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。然而,我在肉身活着,为你们更是要紧的。-腓立比书1章23-24节

在牙买加的一间医院里,有位名为薇欧莉的老太太坐在病床上,面带微笑地看着前来探视她的一群青少年。日正当中,炎热的天气使得病房里又闷又热,但她并没有任何怨言,反倒绞尽脑汁地想要唱一首诗歌。接着,她开心地唱着:“我就行走着、奔跑着、跳跃着,赞美主!”她一边唱,手臂一边前后摆动就好像正在奔跑一样。此时,周遭的人都不禁落泪,因为薇欧莉没有双腿。她说自己这样唱,原因是:“耶稣爱我,将来在天上,我就有腿能跑了。”

薇欧莉的喜乐与对天国满心的期待,体现了保罗在腓立比书1章对于生死所提出的论述。他说:“但我在肉身活着,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,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。我正在两难之间,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,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。”(22-23节)

当我们遭遇艰难困顿时,可能会渴望得着释放,早日回天家。但薇欧莉处在艰辛的环境中,仍展现出她的喜乐。我们同样也可以为上帝所赐今生丰盛的生命,以及未来无尽的喜乐,而“行走着、奔跑着、跳跃着,赞美主”!

亲爱的主,求祢帮助我在困苦中依然能够喜乐。
帮助我们能以喜乐的心面对今生的患难,
因为我们所盼望的是“好得无比的”。
我得着上帝所赐的新生命,喜乐就永不止息。

作者: 白德夫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保罗对生命有了不同的感受,看来并不是因为危机或绝望,而是因为他遇到复活的基督。自从保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了主,他开始明白何谓“有目标地活着”和“死了就有益处”。保罗在遇见基督之前,他的目标是要让信耶稣的人受磨难和痛苦。但之后他认识到,牺牲一切,甚至付上生命的代价,让人也能像他一样得到在耶稣里的怜悯和恩慈,乃是一种殊荣。

保罗希望人们能亲身体会这份爱,他写道:“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,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……我所祷告的,就是要你们的爱心,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”(腓立比书1章8-9节)。保罗深信,无论是生是死,他都一无所失。

上一篇:欢欣喜乐
下一篇:著名的微笑
回主页

欢欣喜乐

阅读: 诗篇92篇
我要因祢手的工作欢呼。-诗篇92篇4节

虽然我目前还没走到人生的“冬季”,却也即将步入老年。看着岁月匆匆流逝,有时我真希望时间能稍慢一点,纵然未能如愿,但我心中仍充满喜乐。每天都是主所赐新的一天,因此我可以和诗人一起讴歌:“早晨传扬祢的慈爱,每夜传扬祢的信实,这本为美事!”(诗篇92篇2-3节)

虽然我的人生中有挣扎,有时旁人所遭遇的痛苦艰难也会让我忧伤难过,但上帝却使我能与诗人同声颂扬:“因祢手的工作欢呼”(4节)。我为上帝所赐下的祝福,包括家人、朋友与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欢欣;为上帝奇妙的创造,与祂启示的话语而欢欣;为耶稣爱世人、甚至为人的罪受死而欢欣;为上帝赐下真实喜乐的源头,也就是圣灵(罗马书15章13节) 而欢欣。因着上帝,信祂的人能“发旺如棕树,……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”(诗篇92篇12-14节)。

这是什么样的果子呢?就是无论环境如何,或是处于人生哪个阶段,都能透过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言谈举止,展现出上帝的爱。认识上帝且为祂而活,并传扬祂的福音,我们的心便充满欢欣喜乐!

亲爱的主,感谢祢,
透过圣灵让我们得着喜乐。
上帝使我们欢欣喜乐!

作者: 柯爱莉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诗人宣告说,义人也就是忠信的人要发旺如棕树,生长如黎巴嫩的香柏树(诗篇92篇12节)。棕树颇有价值,既有观赏效用,又有经济价值,而且棕树枝也被拿来用在崇拜的礼仪中(利未记23章40节)。在圣经中,黎巴嫩的香柏树几乎总是用来代表力量、稳固和威严。诗人在写诗篇92篇时,壮阔的常青树林(指香柏树林)正遮蔽著黎巴嫩的山脉。这些树木的枝叶低垂、树冠宽阔,树高可达30公尺。诗人祈求义人如棕树那样兴旺,如香柏树那样茂盛,所流露出丰盛的生命也能影响别人的生命。

上一篇:乐观面对
下一篇:喜乐欢唱
回主页

乐观面对

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。—诗篇37篇3节

现今常有人说,养成乐观的习惯可以改善健康,无论是令人沮丧的医疗诊断,或是一大堆肮脏的待洗衣物,我们都要乐观面对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芭芭拉(Barbara Fredrickson)博士说,我们该尝试那些会带来喜乐、感激、爱和其他正面感受的活动。但我们知道,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正面的感受,而是要坚定地相信有一个喜乐、平安与爱的源头,能让我们倚靠。

诗篇37篇1-8节提供了许多积极的行动,帮助我们对抗悲观和沮丧。想想这些振奋心情的行动:信靠主、行善事、安居在地上、以祂的信实为粮(3节)、以主为乐(4节)、交托主、倚靠祂(5节)、在主内安歇、耐性等候祂、不心怀不平(7节)、止住怒气、离弃愤怒(8节)。

因为这些行动都和“倚靠耶和华”有关,所以这些教导并不是空想或不切实际的建议。靠着耶稣和祂的大能,这些行动就变得可能。

耶稣的救赎,是唯一使我们乐观的真正源头。祂是我们盼望的原因!

主,离了祢我们无法心生盼望,
即使我们有,也不是真实的。
帮助我们藉着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,
在祢里面找到真正的盼望。我们知道祢与我们同行。
耶稣的好消息,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坏消息。

作者: 麦大卫 | 其他作者

上一篇:忧愁变为喜乐
下一篇:欢欣喜乐
回主页

忧愁变为喜乐

你们将要忧愁,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。-约翰福音16章20节

凯莉在怀孕期间出现并发症,令医生有点担心。由于她的分娩过程过于漫长,最后医生决定为她进行剖腹生产。尽管历经许多磨难,但当凯莉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时,却马上就忘记她的疼痛。喜悦取代了痛苦。

圣经也提及:“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,因为她的时候到了;既生了孩子,就不再记念那苦楚,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”(约翰福音16章21节)。耶稣以妇人生产为例让门徒明白,虽然他们会因耶稣即将离开而忧愁,但当门徒再见到祂时,他们的忧愁会变为喜乐(20-22节)。

在此,耶稣是指祂的受死、复活,以及将来会发生的事。让门徒喜乐的是,耶稣复活之后,祂花了四十天的时间,与他们同行并教导他们(使徒行传1章3节) 。当耶稣升天再次离开门徒时,并没有让他们忧愁无助,因圣灵将使他们满心喜乐(约翰福音16章7-15节;使徒行传13章52节)。

我们虽从未亲眼看见耶稣,但我们这些信徒可以确信有一天将要与主面对面。到那日,我们会忘记世上的苦难。现在上帝并没有让我们忧愁,我们可以满心喜乐,是因祂已将圣灵赐给我们(罗马书15章13节;彼得前书1章8-9节)。

亲爱的主,当我们面对痛苦和悲伤的时候,
我们极其渴望祢的同在。感谢祢没有丢下我们,
还让圣灵住在我们里面,使我们充满喜乐。
到那日,我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!

作者: 柯爱莉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当耶稣告诉门徒自己即将被卖并受死之后(约翰福音13章),他们都很忧愁(14章1、27节)。耶稣就安慰他们,向他们讲述天国的应许,以及即将降临的圣灵(14章1-21节,15章26节-16章15节)。就如妇人所经历的分娩之痛,他们的痛苦也是暂时的(16章21节)。婴儿的出生虽然要经历疼痛,但却是带来欢庆的时刻。圣经教师华伦·魏斯比(Warren Wiersbe)在《释经式圣经注释》一书中写道:“上帝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喜乐,不是用替代的办法,而是用转变的方式。妇人生产时,上帝没有用其他事物来解除产妇的疼痛。相反地,祂使用已经存在的事物而加以改变。”

耶稣如何将你的痛苦转变成平安、喜乐和得胜?

上一篇:这带来快乐吗?
下一篇:乐观面对
回主页

这带来快乐吗?

弟兄们,我还有未尽的话:凡是真实的、可敬的、公义的、清洁的、可爱的、有美名的,若有什么德行,若有什么称赞,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。-腓立比书4章8节

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出了一本书,教人如何整理物品,这本书的全球销售量已达200万册。这本书主要是帮助人们舍弃家中和橱柜里不必要的物品,除去累赘。她说:“你可以检视家中物品,问问自己‘有这个东西我会快乐吗?’”若答案是肯定的,就把东西留下;否则,就把东西送走。

使徒保罗也劝腓立比的信徒,要以基督为乐,他说:“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!我再说,你们要喜乐!”(腓立比书4章4节)保罗劝他们别让生活充满焦虑,却要凡事祷告祈求,让上帝的平安在基督里保守他们的心怀意念(6-7节)。

我们每天所肩负的工作与责任,并不全是令人愉快的,但我们可以自问:“如何让这事讨上帝喜悦,并让自己快乐?”只要做事的动机改变,感受也会随之转变。

保罗最后还说:“弟兄们,我还有未尽的话:凡是真实的、可敬的、公义的、清洁的、可爱的、有美名的,若有什么德行,若有什么称赞,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”(8节)。他的这番话不但值得深思,也是一帖喜乐的良药。

主啊,求祢指教我,如何在今日的生活当中,从内心发出喜乐。
专心仰望主,就可以有喜乐。

作者: 麦大卫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保罗鼓励人在困苦之中要喜乐,并非因为他不了解什么是苦难。保罗在第二次旅行布道期间(公元50-52年),被人诬告扰乱社会安宁,结果被打得皮开肉绽,还被下在监里(使徒行传16章20-25节),但他仍然保持平静,满有平安。路加告诉我们,在这样的逆境之中,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上帝”(25节)。保罗深知“应当一无挂虑,只要凡事藉着祷告、祈求、和感谢,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”(腓立比书4章6节)。正因他是如此面对患难,所以他能写下这样的教导。当生活陷入困难时,你能像保罗一样满有平安吗?

上一篇:每天的时光
下一篇:忧愁变为喜乐
回主页

每天的时光

心中喜乐,面带笑容;心里忧愁,灵被损伤。-箴言15章13节

我将买好的食品杂货放进车里,然后小心翼翼地驶出停车场。突然一名男子从我前方冲过,完全没有发觉我的车正在驶近。我猛踩刹车,幸好没撞到他。他吓了一大跳,抬头看我时,刚好我也看着他。那一刻,我知道自己有两个选择:一是不耐烦地对他翻白眼,一是报以宽容的微笑。我选择了后者。

他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情,嘴角上扬,对我微笑表示感谢。

箴言15章13节说到:“心中喜乐,面带笑容;心里忧愁,灵被损伤。”作者是在教导我们,面对生活中的困扰、失望与不便,仍要兴高采烈地露齿而笑吗?当然不是!人生总是免不了心痛哀伤、灰心绝望,甚至为不公不义之事而发怒的时刻。但在我们每天的时光中,微笑可以让人安心,给人带来盼望,让人能振作起来继续面对困境。

或许这节箴言的经文是指出,笑容是我们内心状态的自然流露。一颗喜乐的心有平安、满足,并以上帝的旨意为美。抱持这样的心态,喜乐便能由内心散发出来,我们就能以真诚的笑容回应各种突发状况,并能邀请人一同经历上帝同在的盼望及平安。

亲爱的天父,当我今天与人不期而遇时,
求祢让我能满心欢喜,
因我可以向他们分享那只有祢才能赐予的盼望。
彼此劝慰,互相建立。–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1节

作者: 莫丽莎 | 其他作者

灵粮透视

我们在今天阅读的经文中看到,喜乐的心会带来莫大的影响。值得注意的是, 我们的态度最重要,就是我们对周围环境而非对自身面临的境况的态度。聪明的人寻求知识以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,而不会像牛羊吃草一般盲目吸收那些引向愚昧的事物。那些因沮丧或有迫切需要而受到压迫的人,很容易情绪动荡。但我们在第15节看到,心中欢畅的人常享丰宴。人若专注于怜悯人的上帝,在艰难的境况中就能找到盼望,也能帮助别人得着盼望。

今天你心中有所挣扎吗?求上帝帮助你,以喜乐的态度专心仰望祂。

下一篇:这带来快乐吗?
回主页